

商业险的保费主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。如投保人年龄、性别、个人收入、保障范围、保险险种等因素的影响,所以,其保费是不能一概而论的。
至于商业险的保费多少钱一年?以保障类型的保险为例,科学的保费是控制在年收入的10%-15%为宜。
购买商业险,其保费跟家庭的收入有着很大的关系。如果保额越高,其保费也就越高。所以,再保险行业中,有一个双十原则,保额应该在年收入的10倍,保费是年收入的10%。
简单举个例子来说:假如小红的年收入是10万,那么,小红购买商业险的保额至少要做到100万,要保证发生意外是可以在原有的生活水平维持十年。而商业险的年交保费最好是不超过1万,如果保费超过1万,对于小红来说其压力会很大。
商业保险一年交多少钱,跟家庭收入有关系,收入高,保额要配的高,自然保费也跟着高。在保险行业里,有一个双十原则:保额应该是年收入的10倍,保费是年收入的10%。
咱们来举个栗子比较好消化这个内容。
假设你的年收入10万,那你的保额至少要做到100万,是保证在发生意外的时候还可以在原有的生活水平下维持10年;而你年交保费最好不要超过1w,保费如果超过1w,你的压力就会太大。
有人要说,我年收入就10万,我保额要200万可以吗?这个当然是可以的啊,只是保额高,保费也相应会比较高,先不说200万的保额会不会太多太浪费,就说这保费你能不能承担的起了。
一年收入10万,一年交的保费2w(先这么假设啊保费如此划算),占收入20%,消费占个3-40%,房贷30%好了,你还有多少钱拿来投资?
再来说下1万的保费,你能不能买到100万的保额?大家可以看下自己的保单,算一算。小她上很多人晒保单,很多保额30万都没到,保费已经1w了,所以了,保费年收入1%,保额年收入10倍算是一个比较平衡的定律了。
商业保险大致可以套用这个双十定律,不过也不一定这么死,就非得10倍的保额,10%的保费。9倍可以吗?11倍可以吗?我保费才5%保额20倍可不可以啦?当然可以啦,只要你买的到这个产品;那我11%的保费买9倍的产品可以不?当然可以啦,差一点点没关系啦。
商业保险价格是看多方面的,一个是消费者的需求,一个是根据消费者的具体收入支出在一定合理范围内购买保险,如果支出过大,相应的比例自然要减少。同时还考虑到自身的保险需求和保障程度,如果什么保障都要求的比较高,又要求未来要返还等,那么保险的费用就比价高。
通常情况下,人身意外险中的意外身故、残疾保障的保费应该设置为被保险人年收入的10倍以上,而购买健康险的一般原则是每年花在医疗保险上的费用是年收入的7%至12%。
当然,购买商业保险要量力而行,经济实力一般的年轻人最好选择消费型商业保险,在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的程度,可以逐渐调整为兼顾投资与保障的返还型商业保险产品。
商业保险的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,一般来说,商业保险的支出占年收入的7%至12%是较为合适的。消费者可以先购买价格相对较低的意外险、重疾险、医疗保险、定期寿险中的部分或者全部,然后再根据自身的缴纳能力进行一个设计。
商业保险是一个大类,保费跟买什么保险是有关系的,特别是保额的选择。
商业保险可以选择按年缴费,那么,商业保险一年交多少钱?通常情况,商业保险的保额设置是年收入的10倍,也就是说商业保险一年的花费,会占到工资年收入的10%。
那50万商业险多少钱一年?50万的商业险通常我们指第三者责任险,这是汽车商业保险的一种。第三者责任险保额50万元,根据汽车座位的数量,主险的保费是会不同的。汽车座位越多,相对应的主险价格就会越高。目前常见的第三者责任险是6座以下的小车投保,价格通常是不到2000元一年。
不同险种价格不同。
商业险的保费主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,如投保人年龄、性别、个人收入、保障范围、保险险种等因素的影响,是没有固定价格的,一般情况下,保险保额的设置应该是年收入的10倍,保费是年收入的10%。
商业保险一般常见的险种有意外医疗保险、重疾医疗保险、住院医疗保险:
意外医疗保险
目前市面上的商业意外医疗保险大多数为一年期的综合型保险,此类保险的价格通常比较实惠,一般在几百元左右,投保可以以较高性价比获得较为全面的意外保障。
具体的商业意外医疗保险多少钱是根据意外医疗保险的保额、保障范围而定,一般来说,意外医疗保额越高、保障范围越全面者价格往往也较高。
重疾医疗保险
目前市场上的重疾医疗保险大致分为两种:消费型和返还型,消费型重疾医疗保险通常价格比较实惠,一年仅需几百元就可以获得保额为10万元左右的重疾保障。
返还型重疾医疗保险通常价格较贵,一般需要上千元且需要持续性缴费,投保在获得持续性的重疾保障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投保收益。
住院医疗保险
目前市场上提供的商业住院医疗保险价格参差不齐,有十几元的也有几百元,价格不同所提供的住院医疗保障也会不同,一般来说,价格越高的商业住院医疗保险所涵盖的保障比较全面。
注意:年交总保费最好是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0%-15%为宜,如果超过了这一数据,会给家庭的经济造成不小的压力。